关于作文技巧总结十大要点【三篇】
【www.xunbaoguo.com--技巧】
作文技巧总结十大要点1
作文倒叙开头法技巧-作文技巧
在描述环境法和从场景开始时,应该注意明确的目的,扮演渲染气氛的角色,为人物和情节铺平道路,感染读者。但是,要注意不要包罗万象,而要和谐地烘托人物的心理和情节,把握细节,突出气氛。第二,要注意突出特点,不要千人一面。然后你可以进入这个讲座——闪回开场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我们去创造新的修辞,也不需要我们去接触特定的周围环境,只需要调整我们构图的原有结构,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许多学生理解这种方法,但他们不擅长使用它。因此,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并不新奇,但在作文中却很少见到。原因是学生们只有一般的理解,不太擅长操作。因此,本次讲座主要侧重于学习三种易于操作且效果明显的闪回技巧:
闪回是为了制造悬念和刺激人们。
技能1:写下(人物、事物、语言、环境等)。)从导致联想的线索中。
例1“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妈妈还在拧螺丝。再一次,再一次,每一次紧缩都需要全力以赴。三轮车框架下的母亲,她的太阳穴已经被银覆盖,她眼睛周围的皱纹像深浅的沟壑,她的粗糙的脸在光下看起来越来越苍白,和一双枯萎的树一样的手不断地施加力、力??看着母亲强壮的双手,我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场景。”
例2“在我的抽屉里,我珍藏着一枚胸针。这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这枚胸针体现了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每次我看到它,奶奶慈爱的脸就会浮现在我眼前。每次提起它,我都忍不住回忆起难忘的过去。”
这两个练习都设置了悬念。例1选择了母亲修理三轮车的场景,例2选择了引起联想的胸针。这些无疑是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部分。我们在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这一部分,因为description 、,这自然会引出对过去的记忆,并且非常吸引人。
技能2:从冲突爆发最集中的地方开始。
“今天早上,在水东街,一名初中生正匆匆赶往学校。在他身后,一位老人紧跟在后。转眼间,这个初中生飞快地闪进了学校,径直向教室走去,老人也很快跟上了。那个老人为什么跟着那个初中生?必须从上周日下午开始。”
这个练习一开始就制造了一个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们的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因此,把这个精彩的部分放在作文的开头自然会引起对过去事件的回忆。
最后,应该注意的是,当进行闪回时,起点(无论起点是某个人物还是情节等。)应该清楚地说明。倒叙和倒叙之间的转换需要必要的文章转换。自然连接。例如,上面的例子清楚地说明了“事情必须在上周日下午开始”,在闪回和闪回转换的地方,因此很快进入主题。此外,文章的结尾必须呼应开头,这样写作才算完整。
作文技巧总结十大要点2
“结构”技巧:满分作文结构方式很多,如写记叙文,可以物或情为线索结构文章,可以欲扬先抑,有问有答,也可以顺叙、倒叙、插叙等方式结构文章,还可以采用抽丝剥笋式的结构方式,这里就以总分总方式结构全文的“分”——“虎腹”的部分的结构形式作一些解读。1、排比段式。例:2005年海南省课改区材料半命题“我生活在中”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在开头摆出论点后,从“挑战自卑”、“挑战惰性”、“挑战嫉妒心”、“挑战贪念”四个角度分层论述了挑战的四种对象。解读:在每一小节开头用一句话引领全节,实际上有类似分论点的作用。或在每一小节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节。这种排比段式的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结构匀称,让人有爽心悦目之感。例:2005年江苏常州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的满分作文《美丽心情四季版》,在个小节的开头,分别是以下四句:春天——纸鸢初飞,春暖花开;夏天——小荷初露,蜻蜓点水;秋天——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冬天——雪落无声,瑞雪丰年。解读:很多同学都喜欢用春夏秋冬做小标题行文,而该考生却在后面分别加了八个字,提示下文内容,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将其移至段首,当然会给人一种新鲜靓丽的感觉。2、提示段式例:2005年湖北宜昌以“美”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小街真美丽》开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自己对小街宁静与陈旧的厌恶,然后从三个方面赞美小街,一、小街是美的,美在自然;二、小街是美的,美在和谐;三、小街是美的,美在古朴;最后以诗化的语言结尾。解读:每一个方面的提示语,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放在这一层次的前面,单作一节,除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外,还有起着强调突出和引起别人重视的作用。3、总结段式例:2005年广东深圳半命题“的味道”的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写“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萦魂绕”,中间根据所学诗歌写了四块:一、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二、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三、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四、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最后是总结全文。解读:与提示节段式相反,总结段式是将每一层次的总结性的话作为独立的单位,放在每一层次的后面,单立一小节,起强调突出和总结这一层的作用。4、小标题式小标题式有好多种,这里就常见的几种作解读。A、对比式例:2003年福建南平以“改变”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耳朵“挑食”》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变化之一:吃软不吃硬;变化之二:吃麻不吃辣;变化之三:吃肥不吃瘦;变化之四:吃上不吃下。解读:精明的考生目光深邃,以耳朵为依托点,每个小标题又用对比的形式讽刺了官僚作风、奉迎折马、金钱至上、欺上瞒下的不良现象,揭示了真话“销声匿迹”的原因。B、比喻式例:2005年河南以“友善”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耕耘友善欢乐一片》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连接友谊。解读:三个小标题,把所写内容比喻成花絮。三朵友善的花絮,组成了一个友善的世界。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运用破折号的还有,如《友善的微笑》中“笑——逗乐了孩子、笑——增加了勇气、笑——扭转了人生”等。C、诗句式例:2004年山东淄博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解读:考生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例:2005年江苏宿迁命题“掌声又响起来”的满分作文《掌声又响起来》中间三个小标题用了王国维的学习三境界引用的三句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从却在灯火阑珊处。写自己学习上故事。D、情景式例:2005年浙江杭州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心弦上痴情的景致》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人去楼空空寂寂、旧日思情情切切、多情伴我咏黄昏、两行热泪肝肠烈。解读:从四个小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让“情”与“景”高度融合,值得借鉴。小标题的形式很多,可以用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形式,也可以用戏剧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的形式,还可以用日记形式,这里不再罗嗦。D、小类式例:2005年江苏南京命题作文“从„头‟说起”为题的满分作文《从“头”说起》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王者之“头”、勇者之“头”、胜者之“头”。解读:这三个小标题就是从三个较小的切入点去考虑的,第一个小标题后的正文用了名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后写陈胜的故事;第二个小标题后用了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然后写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寻找长江源头,为勇者们开辟了探险之路的故事,第三个标题后用了佳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写体育运动员刘翔夺冠的故事。这三点都紧紧围绕“头”来做文章,最后就地取材号召考生充满自信,开好这个精彩之“头”,辉煌之“头”,舞动之“头”,简直妙绝。还有从家庭生活选材的:挣钱的“头子”(写爸爸),管钱的“头子”(写妈妈),省钱的“头子”(写自己),结构也非常合理。E、感觉式例:2005年江苏无锡半命题作文“精彩”的满分作文《精彩瞬间》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看,煦日东升;听,睡莲花开;品,人生真谛。解读:第一个小标题,既写小姨生孩子,又写东升的旭日,充满希望。第二小标题,乍看难以理解,细读,才知考生曾侧头微闭双眼,听花开时“砰”的清脆声,这一细节描写是令人信服的。第三个小标题,写的是病危的女孩还想着捐献眼角膜时,吹散一朵蒲公英的花的醉人。三个精美瞬间都在昭示着生命的真谛,给人以希望,微笑,帮助,值得读者品味。结尾技巧: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写好结尾的原则是:总结全文,提示主题——或能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或能戛然而止,干净利索。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1.凸现主旨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如中考作文《特殊答卷》的结尾:“6年过去了,这份特殊的答卷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我要让他时时刻刻告诫我:知识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篇末借助精炼的议论亮出题旨,给人深深的启迪。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良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中考作文《幸福的感动》的结尾:“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是呀,让我怎样感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赋予了我生命,你们赋予了我力量,你们赋予了我幸福,而我却无以回报。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我明白你们的含辛茹苦,我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让大家学会感动!”4.妙引巧联式。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如:《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再如《我多想拥有你,童年》的结尾:“„假如时光会倒流,我愿回到童年的时候,妈妈你是否依然站在小屋的门口……‟歌声依然那样清脆、悦耳”。用歌词结尾增添了行文的韵味,唤起读者的美感。5.镜头剪辑式。即结尾勾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有镜头感,洋溢着诗意。如考场作文《小鹦鹉,你飞吧》的结尾:“它去了,穿着一身彩衣,向着广阔无边的属于自己的天空飞去了。”6.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作文考场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如《我的老师》一文的结尾:“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作文技巧总结十大要点3
作文入门技巧
要写好文章,就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才能积累写作材料.
古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说明古代的诗人、作家,都是很注意观察的。我国唐代有个青年诗人叫李贺,他每天都骑着一匹马,背着一个锦囊,到野外去收集材料。途中,如果看到一朵鲜花,或和人谈话时听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他都要记录下来,放到锦囊里。晚上回家,再把里面的材料倒出来,加以整理,写成诗歌。母亲见他累瘦了,心疼地说:“孩子,你是要把心血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啊!”由于李贺留心观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材料,因而诗写得很好。
好今,许多小朋友都读过武松打虎的故事。《水浒传》写武松打虎,不论是写那只吊睛白虎,还是写武松,都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据说作者为了写好武松打虎,还专门问了猎户,并细心地向他们打听老虎的动作。
通过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留心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既然观察这么重要,那么如何进行观察呢?首先,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要多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不懂的要多问,不要怕麻烦。第二,观察要仔细,不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件事,要了解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件东西,要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等。第三,要结合思考,边看边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第四,可以准备一个本子,随时把观察的材料记下来,以后写作文时就有素材了。只要做到这几点,就能提高观察能力,这对写好作文是大有益处的。
叙述一个故事,并且在故事中表现我们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常见的叙“事”作文。叙“事”作文重在写“事”而神在言“情”,也就是用具体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
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材料,是将故事写得曲折和生动的必要前提。在已经拥有故事素材的基础上,要想让笔下的故事更加精彩脱俗,以下技巧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1.悬念法
在作文中设置悬念,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跌宕起伏,造成文章的层次美,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如课文《驿路梨花》:深山月夜,梨树林边,“我”和老余急于投宿却找不到人家,好不容易发现小茅屋却不见主人,于是“我们”猜测:“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就是一个悬念;既而来了以为是主人的瑶族老人,却说“我不是主人”,那么主人到底是谁呢?这又是一个悬念;最后瑶族老人打听到了主人哈尼族小姑娘终于出现,“我们”要谢她时她却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这样一波三折、层层设悬的巧妙构思,使得故事情节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抑扬法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就是这种写法的典范。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再到赞叹,甚至“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作者的思想感情呈现出一条明晰的线索:讨厌蜜蜂→喜欢蜜蜂→赞叹蜜蜂。这样通过抑扬对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并且由物及人,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这种作文主题鲜明、情感强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起来也易于操作。
3.巧合法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学生作文《朋友》(详见本刊1999年第4期)中的“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但因为曾有约定:“谁要是先得到《搜神记》,绝不能忘了好朋友”,犹豫万千终于忍痛割爱,把爱不释手的书寄赠好友。不料就在“我”将书邮寄出去的那一天下午,却收到了好朋友给“我”寄来的同一本书。作文就在这样的“巧合”中对“朋友”作了具体而生动地阐释:好书令人心仪,友情更应珍视;真诚的付出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4.背景法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张婴儿熟睡的照片和一张母亲微笑以及母亲伤心欲绝的照片分别叠放在一起,前者人们依然认为是婴儿熟睡,后者人们却认为婴儿已经死亡。可见,同样事情,如果在不同的背景下发生,给人的感受必定大不相同。例如老师家访,本不是件稀罕事儿,但一名学生将老师家访的时间设定在“因为家里穷,我不得已辍学”的“正月初十”,而且是一个“好阴暗,好阴沉,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伤心天气,写成作文《那天,班主任来接我》,让阴沉的天、连绵的雨、泥泞的路映衬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怀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伟大责任。作文以景衬人,人物形象鲜明;借景抒情,思想主题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5.组合法
所谓组合,其实就是将几个类似材料选取一个为主,综合其他材料合成另一件深刻完整的新事情。例如有这样三个材料:A、有一个住宿生病了,两天没有吃饭,老师就买了饺子送到宿舍,学生深受感动;B、另一位老师给几位中秋节不能回家的学生分发月饼,劝他们不要想家;C、还有一位老师对违纪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该生决心改过自新,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老师关心教育学生这一主题,但单独成文又都嫌表达不足。如果把这三件事情糅合在一起,改写成: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一名因违纪而闹情绪且已两天没有吃饭的学生躺在宿舍床上,想着每年这一天一家人团圆的情景,再加上自己犯了错误又孤单一个,便有了更想回家的念头。这时宿舍门开了,老师提着月饼走了进来,学生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承认了错误并决心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再看一看,情节是不是生动多了?
6.联想法
写“事”作文并不是单纯地讲讲故事而已。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不是给人以美的熏陶,就必定有思想上的启迪,从而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著名作家金马的《蝼蚁壮歌》,写了群蚁被大火包围之后迅速抱成一团蚁球滚动着突围。在突围过程中,蚁球外沿的蚂蚁不断被烧死,但蚁群最终得救了。作家接着由蚁联想到人,文章结尾说,如果人们也能像蚂蚁那样万众一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这个联想,就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让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以上六法,只是在我们已经拥有故事素材的基础上让笔下的故事更加的精彩一些的常见技巧。要说明的是,仅有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留心观察并且注意积累,在我们的头脑中储备了大量的作文素材,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
静物素描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喜欢的小物品。比如说学习用具、生活用品、小玩具等等。那么,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小物品写得具体、生动呢?一般来说,在静物素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写也物品的形态。
不管是儿童玩具还是学习用品,都要注意写也它们的形态,描写具体,力求逼真。
2、描写要做到生动有趣。
要写出静物的情态来,可以运用传说、故事、联想,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物品写。
4、抓特点,细观察。
写好静物首要条件是了解并掌握物品的特点,即其外观、姿态、色彩、质地等。
5、多角度,有顺序。
掌握好顺序和层次,注意从多角度观察,做到条理分明。
6、要合理想象,表过自己的感情。
静物描写时,应展开丰富联想,但联想内容应和所叙述的物品相关。
植物素描法
1、特点分析法
各类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就是它们的重要物征。
2、规律显示法
各类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都是由萌芽、长叶、分枝、开花到结果。
3、姿态的细描法
写植物的动态,要特别注意它们动时的变化、神态。
4、感情表达法
写植物,就要把自己对某类植物的爱憎、褒贬写出来,这样的作文才有生气、有活力。
景物描写
好的景物描写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自然风景和社会风俗画面,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还能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身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景物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但是,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常常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没有景物描写,全篇都是抽象乏味的背景说明;要么完全脱离人物和文章内容堆砌景物,文章虽然很华丽,但缺乏生气。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景物描写呢?
一、情景交融,画龙点睛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文章中心。“情景交融”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还有利于烘托气氛、深化主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管桦的《小英雄雨来》一文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手法: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段景物描写把情和景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给作品点上了明亮的眼睛。小英雄雨来被敌人抓去,乡亲们认为他被打死了,都很悲伤。天上的浮云像红绸子,映在还乡河里像鸡冠花,不正是雨来鲜血的象征吗?乡亲们的心里也在滴血啊!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毫无精神,这不正是乡亲们悲恸心情的表现吗?这段描写使作品有了藏不尽之言、寓不尽之意的效果,让读者为之悲痛和感慨。
二、拟人状物,化静为动
严文井在散文《小溪流的歌》里就运用了这种手法进行景物描写:小溪流一边奔腾,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的小草。他一会儿让那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小树叶不害怕,轻轻地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往岸边游,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了腿。
“小溪流”、“小草”、“小蝌蚪”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这里作者把它们拟人化了、动态化了,突出了儿童文学的特色。小蝌蚪们个个那么小,那么柔顺懂事,就像孩子们的伙伴一样既亲切又可爱。
三、比喻铺排,形象生动
景物描写多用比喻和排比,可以使文章深入浅出,生动奇巧,有磅礴大气之感。请看一位同学写的《石林怪石》片段:
离昆明东南一百多公里的路南县石林,奇峰拔地而起,怪石嶙峋,气象万千。
从整体看,石林像一幢幢古代城堡,岿然不动;像万千铁骑,披甲待发;像多级火箭,即将冲天而去;又像刀丛剑林,锋芒毕露。仔细看,有的如巨塔,上尖下粗;有的如大伞,顶大身小;有的如恐龙直立,张牙舞爪;有的如长颈鹿伸长了脖子在窥探动静;有的如威武的将军在指挥部队进攻;有的如慈祥的老人在教育儿孙……
这段描写抓住了石林“奇峰拔地而起,怪石嶙峋,气象万千”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凸现了石的千姿百态,突出了一个“怪”字。
四、白描素写,全景拍摄
白描就是运用朴实的语言,对描写对象的状貌加以描绘。李白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以用来称赞白描天然的美。那如何进行这种描写呢?这就是要求我们依事物本来面目描绘,不着色彩点染,绘事物的全景特色。课文《夜莺的歌声》开头就运用了这一手法: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被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作者用了“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被烧焦的树林”、“弯着腰”等词,几笔勾画出了小村庄的冷寂和荒凉。由此看出德国法西斯入侵前苏联给人们带来了的深重灾难,唤起大家对受害群众的同情。
五、精雕细镂,工笔描绘
工笔就是对描写的对象细致入微地描绘,它需要精雕细刻,一笔一笔地描绘,细细勾勒,以绵密见长。需要工笔描绘的部分都应是着墨描写的重点,因此,很能突出事物的特点。像课文《海上日出》、《夕阳》、《三峡之秋》、《阿里山的云雾》,都是对景物精雕细镂的典范之作。
景物描写的作用很大,那恬淡幽静的荷塘月色,绚丽多姿的海上日出,雄伟壮观的泰山极顶,饶有情趣的百草园,都是令我们神往的艺术天地。有些同学在写景状物时常常写不好,主要是对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写作技法缺乏正确的理解。希望这里谈到的景物描写技法能给大家提供参考与借鉴,让我们的作文也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作文技巧